- 「國家」是何物?這是個大哉問。凡是有思維能力的「人」都可以根據他的學經驗來論述他所隸屬的「國家」,或是描繪他心目中的「理想國」,因為這是天賦人權的思想自由。倘若覺得文字言語的論述太抽象,或是彩筆畫紙的描繪還不夠立體,那麼何不形塑一個「國家圖像」直接訴諸直覺,植入大腦海馬迴,永久收藏記憶起來呢?
- 事實上,形塑「國家圖像」古今中外已有例在先。試看,中國商周時代用「鼎」來形塑「國家圖像」,蓋因鼎是君王用來溝通天地神靈的禮器,復以「惟君王可以祭天」,因此「鼎」象徵著至高無上的君權。再者,法國拿破崙時代用「凱旋門」來形塑「國家圖像」,除了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,同時也象徵著帝國主義的光榮勝利。此兩者不論是傳達令人敬畏的威權,或是出於對「法國人皇帝」的英雄崇拜,都註記著一個世代統治權的面向。那麼,隨著時空變遷,現今各國國體、政體不盡相同,「國家圖像」自當面貌各異,又該如何形塑它呢?
- 站在法理學的角度上,「民主國家」的圖像或許可以用「樂器之王」——鋼琴來比況。鋼琴是目前所有樂器中構造最複雜的,音域最廣的樂器,因此被譽為「樂器之王」,惟有彈奏者能夠駕馭它,它才能夠盡情地發揮豐富的樂理表達能力。這樣的一種樂器屬性神似民主國家中「人民是頭家」——主權在民的特質,需要一個「強而有力的政府」來啟動國家機制,讓隱藏在音箱裡的小木槌、鋼絲弦——沉默的公民,在它們的職場上、生活領域上,各自士農工商,分工合作。倘若彈奏者不懂樂理,一旦鍵盤敲下眾聲喧嘩,它們可會發動公民抗議。失去民心的結果,最後只有「換人做做看」。
- 鋼琴88個琴鍵,橫跨八個音域,有36黑鍵,52個白鍵,白鍵是全音,黑鍵是半音。一個個音階分明,沒有模糊的空間,在鋼琴的音樂世界裡,「只問是非黑白,不問統獨藍綠」。鍵盤手絕對不能是個音痴,他必須是一個兼具感性與理性的演奏家,還必須要有前瞻性的音符想像力,為鋼琴注入靈氣。當民主國家的領導人啟動政治琴鍵的那一剎那間,所有的公部門也都會跟著活躍起來了。中央部會也好,地方政府也好,沒有意氣之爭,上下一心只有「向國際發聲」的信念。
- 鋼琴是珍貴特殊的鍵盤樂器,它可以獨奏、重奏、伴奏,更特別的是它可以四手聯彈,示範音樂裡的「政黨合作」。同理,民主國家為了國家前途,也應該捐棄黨派之爭,示範四手聯彈。多元與包容是民主國家最珍貴的價值,一如鋼琴七個音階、八個音域,音色飽滿豐富。對比多數的樂器是可攜式的隨身樂器,鋼琴的大器,讓演奏者必須正襟危坐,一如「民主絕不容許褻瀆」、「絕不容許公器私用」。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,從政者國庫通黨庫、海外秘密基金,最終都逃不過輿論的撻伐,法律的審判。
- 自從義大利人巴托羅密歐.克里斯多佛利發明鋼琴以來,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,三百年間它被不斷的改造,精進它以琴鍵拉動琴槌敲打琴弦的音感,改良它以強、弱音踏板來釋放音量的特色……。同樣地,自從希臘人發明了民主,以民主為名的國家也不斷地蛻變進步,舉凡廢除國民大會實施總統直選,或是新政權對過去政權違法和非正義行為的追訴,為人民平反和加以補償的「轉型正義」。「人民的聲音」從威權體制中被大大地釋放出來,是民主「強音踏板」的作用力。民主不怕去衝撞體制,能夠忍受改革期的陣痛,才能期待更美好的「民主琴韻」。
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
國家圖像的日常生活器物描述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